明娜
绘者:斯恶如何
最近重读了一下卡尔·耶勒鲁普的《明娜》,记得最初看到这本书的时候,还只是高中。
抛开其他不谈,刻薄的讲,整篇故事就是个烂俗狗血掺杂了渣男pua的失败爱情故事。
作品的近半篇幅是景物描写(这部分的笔力真的绝了,可能是诗人型作家的天赋技能),而剩下一半是鸡毛蒜皮的细微互动,作品的风格让我想到了电影《爱在黎明破晓前》,它们有着相同的气质。
明娜,她第一眼所吸引主角的是那孤独一人的坚强与令人遐想的哀伤过去,只是过去的经历又注定了她悲观的内核,这注定了她的选择。主角那一般德国直男青年的性格与道德观(虽然他是个丹麦人)也注定了他与明娜的离散,如同主角的自嘲:幸福就是回忆与期待。
想到加缪的一句话:不被爱只是不走运,而不会爱则是一种不幸。
看完最后明娜一封封遗书日记,又是令我心碎流泪。(不是,这套结局写法怎么一百年前的作者就在用了,秉持着好用就多用就用了上百年?。)
摘一段图片印象的原文:
此刻我才得以去观察她的漂亮,甚至是美丽。她的脸形有些方,而且棱角分明,由于她的头发是深褐色的,所以乍一看很像南方人。可她却长着典型的德式鼻子:短直而圆润。她的嘴唇是少有的迷人,轮廓和色泽也极为协调——当然这是纯天然的。我们所常见的嘴唇,要么色泽很美,要么轮廓很美,要么两者不协调,使得其一失色。而她的嘴唇则是完美的化身。她那圆圆的小下巴和精致的脸颊曲线是我从未见过的美丽。她中等个子,身形异常苗条。她的裙子并不是最时尚的款式,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但最吸引我的其实是她的头饰。当年流行的头饰是在高耸的帽顶上装饰假花,我也是坐在船舱里才得以想到这是缺乏品位的表现。然而,她戴了一顶窄边上翻的小草帽,上面嵌着丝绒,还扎着银灰色的纱巾。
在纱巾已然过时的时候却扎着一条漂亮的纱巾总能体现出一位女士的品位,并显露出一种乐于为人所赦免的欲望。我很难想象一个惹人爱慕的女人会不戴纱巾——这是摇曳于生命浪涛上的流光的旗帜,心动之人总是在它的指引下纷至沓来,尽管这个方向不一定正确。是的,我说得像是自己已经坠入了爱河,事实上当时的我尚未如此。可是人在什么时候能免于坠入爱河呢?对于我们男人来说,女人被分为两种:一种我们或多或少会与她坠入爱河,另一种会让我们觉得她们就是男人社会中的一分子。我很确定,这一次,我所遇到的是第一种女人。
在我得出这个结论之前,我们已隔开了一定的距离,因为我只敢偶尔朝她瞥一眼。尽管如此,我还是多看了几眼,至少我发现她脸红得很厉害,她仍然拿着书蹲在那里,而那本书根本就不足以遮住她的脸。
那本厚厚的小书勾起了我的好奇,这是当你身处雨中旅途时,能被任何事物勾起的真实的好奇。库珀和沃尔特·司各特的旧德语译本的大小很相似,我判定她拿的那本书就是属于这种类型,然而她随手的一翻却让我发现那本书属于一个更为严肃的类型——那是一本口袋字典。
这个发现让我对这个女孩越来越感兴趣,我带着某种情感望向她,思考着生活是给了她多少压力才使得她从事家庭教师这种费力的工作。这份工作需要高于其他人的学问,也许正是这样才让她不得不利用每一刻空闲时间、以如此迅速而枯燥的手段来增长知识,迫使她以一种最直白的方式将这些字词生生吞下。荆棘丛生的道路给她带来了苦痛,却也让她变得更加坚强。
如此年轻漂亮的女孩形象,若是以艰难阴暗的生活作为背景,则只会凸显她的光辉和释然。若她只是一个娇生惯养、穿着时髦的年轻女孩,那我对她的兴趣将会减去一大半。
虽说这种兴趣本应无私,不该打扰到人家,但我还是忍不住想开始和她聊天。而让我难堪的是,我好像只有一种方式能够达成这个目标:两次上下楼梯,借以引起她的注意,希望她会问我天是否放晴——事实上天气还是那样。可是她什么也没说,于是我无计可施了。
最近重读了一下卡尔·耶勒鲁普的《明娜》,记得最初看到这本书的时候,还只是高中。
抛开其他不谈,刻薄的讲,整篇故事就是个烂俗狗血掺杂了渣男pua的失败爱情故事。
作品的近半篇幅是景物描写(这部分的笔力真的绝了,可能是诗人型作家的天赋技能),而剩下一半是鸡毛蒜皮的细微互动,作品的风格让我想到了电影《爱在黎明破晓前》,它们有着相同的气质。
明娜,她第一眼所吸引主角的是那孤独一人的坚强与令人遐想的哀伤过去,只是过去的经历又注定了她悲观的内核,这注定了她的选择。主角那一般德国直男青年的性格与道德观(虽然他是个丹麦人)也注定了他与明娜的离散,如同主角的自嘲:幸福就是回忆与期待。
想到加缪的一句话:不被爱只是不走运,而不会爱则是一种不幸。
看完最后明娜一封封遗书日记,又是令我心碎流泪。(不是,这套结局写法怎么一百年前的作者就在用了,秉持着好用就多用就用了上百年?。)
摘一段图片印象的原文:
此刻我才得以去观察她的漂亮,甚至是美丽。她的脸形有些方,而且棱角分明,由于她的头发是深褐色的,所以乍一看很像南方人。可她却长着典型的德式鼻子:短直而圆润。她的嘴唇是少有的迷人,轮廓和色泽也极为协调——当然这是纯天然的。我们所常见的嘴唇,要么色泽很美,要么轮廓很美,要么两者不协调,使得其一失色。而她的嘴唇则是完美的化身。她那圆圆的小下巴和精致的脸颊曲线是我从未见过的美丽。她中等个子,身形异常苗条。她的裙子并不是最时尚的款式,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但最吸引我的其实是她的头饰。当年流行的头饰是在高耸的帽顶上装饰假花,我也是坐在船舱里才得以想到这是缺乏品位的表现。然而,她戴了一顶窄边上翻的小草帽,上面嵌着丝绒,还扎着银灰色的纱巾。
在纱巾已然过时的时候却扎着一条漂亮的纱巾总能体现出一位女士的品位,并显露出一种乐于为人所赦免的欲望。我很难想象一个惹人爱慕的女人会不戴纱巾——这是摇曳于生命浪涛上的流光的旗帜,心动之人总是在它的指引下纷至沓来,尽管这个方向不一定正确。是的,我说得像是自己已经坠入了爱河,事实上当时的我尚未如此。可是人在什么时候能免于坠入爱河呢?对于我们男人来说,女人被分为两种:一种我们或多或少会与她坠入爱河,另一种会让我们觉得她们就是男人社会中的一分子。我很确定,这一次,我所遇到的是第一种女人。
在我得出这个结论之前,我们已隔开了一定的距离,因为我只敢偶尔朝她瞥一眼。尽管如此,我还是多看了几眼,至少我发现她脸红得很厉害,她仍然拿着书蹲在那里,而那本书根本就不足以遮住她的脸。
那本厚厚的小书勾起了我的好奇,这是当你身处雨中旅途时,能被任何事物勾起的真实的好奇。库珀和沃尔特·司各特的旧德语译本的大小很相似,我判定她拿的那本书就是属于这种类型,然而她随手的一翻却让我发现那本书属于一个更为严肃的类型——那是一本口袋字典。
这个发现让我对这个女孩越来越感兴趣,我带着某种情感望向她,思考着生活是给了她多少压力才使得她从事家庭教师这种费力的工作。这份工作需要高于其他人的学问,也许正是这样才让她不得不利用每一刻空闲时间、以如此迅速而枯燥的手段来增长知识,迫使她以一种最直白的方式将这些字词生生吞下。荆棘丛生的道路给她带来了苦痛,却也让她变得更加坚强。
如此年轻漂亮的女孩形象,若是以艰难阴暗的生活作为背景,则只会凸显她的光辉和释然。若她只是一个娇生惯养、穿着时髦的年轻女孩,那我对她的兴趣将会减去一大半。
虽说这种兴趣本应无私,不该打扰到人家,但我还是忍不住想开始和她聊天。而让我难堪的是,我好像只有一种方式能够达成这个目标:两次上下楼梯,借以引起她的注意,希望她会问我天是否放晴——事实上天气还是那样。可是她什么也没说,于是我无计可施了。
1
6
121
2024-03-17 20:37
Comments (0)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