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C-4 “伯劳” 重型多用途舰载机
2041年,陨石撞击事故加快了无人战斗机计划的推进。2042年6月,随着中电50所的智能战斗系统研发完成,6xx所抢先争取到了测试样机并安装于封存的FC-12三号原型机进行测试。经过8个月的调试与试飞,6xx所将海量的飞行数据汇总为《无人战斗机项目装备研究分析报告》交付予中央。
... ...
2044年,中央向6xx所下达了“下一代无人战斗机”研制任务。
由于FC-12在高速下的稳定性问题未能得到良好解决,6xx所决定利用FC-12的成熟技术,发挥所长研制一款重型多用途舰载机。
2055年,新机型首飞,型号FC-4,代号“伯劳”。
新机型的大部分系统均为成熟技术,机身结构也由FC-12扩大修改而来,可以说该型飞机就是为了验证全息驾驶舱与智能战斗系统这两项尖端技术而生。
封闭的全息座舱通过全景光场显示器将外界景象与数据信息呈现给驾驶员。全景显示器相较于头盔显示器视场更大,显示效果更好,也减轻了驾驶员的颈部负担。同时机身的EODAS传感器较上一代机型更多,能够以更高的灵敏度与分辨率获取战场信息,保证强大的态势感知能力。
驾驶员植入BCI接口后即可与战机进行神经连接,EODAS成像,雷达数据,机体信息等能够直接传输于驾驶员大脑,同时驾驶员也能够在计算机的辅助下以意识控制机体,实现人机合一的操作水准。但植入BCI接口带来的副作用并非人人都能承受,能够体验到这梦幻般飞行过程的人少之又少。
... ...
作为无人机的核心,FC-4的驾驶舱能够模块化更换,无人模块的核心为一台搭载着先进战术AI的量子计算机。战术AI能够在与人类驾驶员的训练与实战中不断学习,并与其他机体进行数据共享,追求能够与人类驾驶员达到完美的配合乃至完全脱离人类的操作,全自动执行作战任务。若机体损毁或被俘获,核心将启动自毁程序将计算单元化为液体,避免程序与数据的泄露。
... ...
除了常规导弹与航炮,FC-4还拥有一台伸缩式的兆瓦级多用途激光器。KJD-150B为碱金属蒸汽激光器,最高功率1.5兆瓦,能够对200km内的飞行器或导弹进行硬杀伤或干扰,也可对地面及海上目标进行压制。B型对光束控制系统与伺服系统进行了升级,能够起到激光通信或者激光雷达的功能。
... ...
FC-4于2056年6月进行了航母起降测试。海况相当恶劣,但机体在智能程序控制下的每次着舰都近乎完美。航母官兵与研究人员的欢呼与呐喊似乎是对这狂风暴雨的回应,面对自然,人类用优雅的舞姿展示着自己的智慧。
老李站在升降机上,抚摸着FC-4的柔性蒙皮,将一块陨铁扔进了波涛汹涌的海浪。
... ...
2044年,中央向6xx所下达了“下一代无人战斗机”研制任务。
由于FC-12在高速下的稳定性问题未能得到良好解决,6xx所决定利用FC-12的成熟技术,发挥所长研制一款重型多用途舰载机。
2055年,新机型首飞,型号FC-4,代号“伯劳”。
新机型的大部分系统均为成熟技术,机身结构也由FC-12扩大修改而来,可以说该型飞机就是为了验证全息驾驶舱与智能战斗系统这两项尖端技术而生。
封闭的全息座舱通过全景光场显示器将外界景象与数据信息呈现给驾驶员。全景显示器相较于头盔显示器视场更大,显示效果更好,也减轻了驾驶员的颈部负担。同时机身的EODAS传感器较上一代机型更多,能够以更高的灵敏度与分辨率获取战场信息,保证强大的态势感知能力。
驾驶员植入BCI接口后即可与战机进行神经连接,EODAS成像,雷达数据,机体信息等能够直接传输于驾驶员大脑,同时驾驶员也能够在计算机的辅助下以意识控制机体,实现人机合一的操作水准。但植入BCI接口带来的副作用并非人人都能承受,能够体验到这梦幻般飞行过程的人少之又少。
... ...
作为无人机的核心,FC-4的驾驶舱能够模块化更换,无人模块的核心为一台搭载着先进战术AI的量子计算机。战术AI能够在与人类驾驶员的训练与实战中不断学习,并与其他机体进行数据共享,追求能够与人类驾驶员达到完美的配合乃至完全脱离人类的操作,全自动执行作战任务。若机体损毁或被俘获,核心将启动自毁程序将计算单元化为液体,避免程序与数据的泄露。
... ...
除了常规导弹与航炮,FC-4还拥有一台伸缩式的兆瓦级多用途激光器。KJD-150B为碱金属蒸汽激光器,最高功率1.5兆瓦,能够对200km内的飞行器或导弹进行硬杀伤或干扰,也可对地面及海上目标进行压制。B型对光束控制系统与伺服系统进行了升级,能够起到激光通信或者激光雷达的功能。
... ...
FC-4于2056年6月进行了航母起降测试。海况相当恶劣,但机体在智能程序控制下的每次着舰都近乎完美。航母官兵与研究人员的欢呼与呐喊似乎是对这狂风暴雨的回应,面对自然,人类用优雅的舞姿展示着自己的智慧。
老李站在升降机上,抚摸着FC-4的柔性蒙皮,将一块陨铁扔进了波涛汹涌的海浪。
4
6
355
2022-07-13 18:07
Comments (0)
No comments